危地馬拉火山噴發的火山灰,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匯聚成耀眼的星辰。
《當代生物學》的老鼠實驗,老鼠拉動控制桿即獲得糖豆,但導電的控制桿會給隔壁老鼠一次輕微電擊,當老鼠發現后就不再拉動導電的控制桿了,似乎它們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羅馬女性的面霜,當時的氣密容器竟可以讓它2000年保持原有的色澤。
法甲特魯瓦主場以古怪的觀眾席著稱,比如角球區旁邊的熱水浴缸。
西班牙加那利火山口的陡坡邊緣上,盛開著鮮艷奪目的巨型花朵。
非洲水牛化石,由于陷入沼澤中而沒有被異類分食,軀殼得以完整保存。
漂亮國各地的食物,難怪哈佛大學預計2030年那里有近一半人口超重。
太陽能露營車比傳統房車的好處有:不加油、不充電以及巨大的天棚。
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出租車女司機,攝影師每次乘車都要請她拍張照。
帝企鵝父母懷著好奇心審視著幾個月的勞動成果~一只可愛的小企鵝。
阿拉斯加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群山和苔原交相輝映。
溫度感應「計算機」跟米粒的對比,乍看還以為這是適合螞蟻使用的電腦呢。
非洲的南方黃嘴犀鳥在營地討要食物,它們習慣了飯來張口的生活。
1946年,歐洲腳踏車設計大師推出不可思議的未來腳踏車。
古羅馬帝王的藍寶石戒指上也雕刻著他愛妃的畫像。
在極地科學考察之前,科學家花了5個月接受緊急情況下的高強度訓練。
三哥設計的3D打印掩體,據說可以抵御坦克攻擊,我就想問那是什麼坦克?
60年代北歐航空公司的飛行餐,讓人對乘飛機再次產生些許的幻想。
為了將長頸鹿帶離食物豐富但即將淹沒的小島,獸醫只能蒙上它的眼睛。
藝術家給房子織了一件粉色的毛衣,雄偉的房子頓時變得有點娘了。
原子彈實驗曾是拉斯維加斯帶動旅游業發展的一個抓手,難道他們就不怕?
巴基斯坦朝圣者在極端高溫下穿越沙漠,一路上鴿子是他唯一的伴。
蘇格蘭的戶外共享洗衣機,價格包括洗衣服、洗滌劑和優美的風景。
柯蒂斯與福特這兩位飛機與汽車工業的先驅真會挑選合影道具。
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上騎馬的人,這張圖有點像神經系統的微距照片。
巴基斯坦工人干活真快,而工資只有30000巴基斯坦盧比,約合960元人民幣。
當芬蘭女學生分享帶帽持劍的照片時,就應該恭喜她們獲得了博士學位。
兩歲的王企鵝正在蛻皮,還未脫落的褐色羽毛就像是一條羽毛圍巾。
東南亞工匠制作大象木雕畫,類似的作品在網上可以賣好幾百呢。
虎穴石窟籠罩在不丹帕羅山谷的霧氣中,蓮花生大士曾經在這里修行。
哥斯達黎加海洋保護區內,隨處可見歡快成長的海洋動物。
5世紀古印度那爛陀大學被燒毀前,原本擁有900萬冊藏書,真是太可惜了。
建于1308年的歐洲「黃金圈」建筑,如果不看門牌號,我3次會走錯1次。
一架飛機在空中進行「天使飛行」。
肯尼亞的「斑驢」是公驢和母斑馬繁育的后代,條紋腿,臉像驢,十分罕見。
19世紀末歐洲妓院將蠟燭作為計時用品,一支可以燃燒7分鐘。
在溫柔的女孩面前,這頭熊不再是一頭野獸。
拉力賽車騰空翻滾時,車手們一點也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