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巨鷹,以吃獅子為生,翅膀超7米,身高超2米,至今沒找到天敵

眾所周知,獅子被譽為「草原之王」,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完全可以做到草原稱霸的強大存在。然而這樣的草原霸主卻也只能拜倒在天空霸主的爪子之下,這個「天空霸主」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呢?

阿根廷巨鷹

阿根廷巨鷹是六百萬年前新近紀晚期的史前巨獸。是現代大型猛禽的祖先。

根據科學家發現的化石樣本,阿根廷巨鷹體型龐大,雙翼展開時可達7米,堪比小型飛機,其體重可達70公斤,相當于成年男性的體重。

巨大的阿根廷鷹有著寬大的翅膀,讓人想象它在起飛的時候可以媲美小型飛機。但是科學家們從安第斯山腳下到潘帕斯草原上發現的巨鷹化石中得出的結論是,巨鷹并不是靠拍打翅膀來維持飛行的。

它的滑行可能來自于安第斯山脈,以及來自潘帕斯大草原的上升氣流。阿根廷巨鷹的體型太過龐大,無法在陸地上提供足夠的升力,但是它那巨大的翅膀卻可以讓它在上升的氣流中高速滑行。

特點和習性

阿根廷巨鷹彎鉤般的喙尖顯示出其食肉動物的特征,獨特的頭蓋骨結構顯示它能一口吞下食物。但是它那滑溜的骨頭卻很脆弱。

從化石上看,它們的骨壁非常薄,中間是中空的,所以它們的頜骨沒有那麼堅固。如此脆弱的頜骨,連大型獵物都無法殺死,巨鷹如何生存?

科學家認為,阿根廷巨鷹僅靠捕殺小動物如兔子、草原鼠等來進食。還有科學家指出,這些巨鷹可能是「懶漢」,捕食能力超群,可能像禿鷲一樣靠捕食動物尸體來充饑。

走向滅絕

巨大的體型讓阿根廷巨鷹幾乎成了一種沒有天敵的生物,可是它為什麼會消失在進化場中呢?

龐大的體型固然是優勢,但同樣也是劣勢。由于沒有天敵,它們的繁殖速度十分緩慢,每兩年才能夠產卵一到兩個。

幼鳥需要16個月才能完全成熟。在這段時間里,幼鳥完全由父母照顧。不過阿根廷巨鷹的壽命要長得多,可以活五十到一百歲。

阿根廷巨鷹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它們不能直接從地面起飛,只能在懸崖上滑翔。因此巨鷹的巢穴大多建在懸崖邊,環境惡劣,又不能攜帶重物,幼鷹的存活率很低。

緩慢的繁殖,緩慢的生長,以及幼崽的低存活率,使得阿根廷巨鷹這種沒有天敵的物種最終走向滅亡也是合情合理的。

現代「巨鷹」

盡管阿根廷巨鷹已經絕跡,但是現代安第斯禿鷲仍然在安第斯山脈生存。那是一只體型巨大的老鷹,身長一米三,體重十公斤,翼展超過三米。

雖然比不上阿根廷的巨鷹,但也算得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鳥類了。當地人把它看作是安第斯文明之魂。

安第斯禿鷲和阿根廷的巨雕差不多,都是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的峭壁上,利用山體上升的氣流進行滑翔,具有很高的長途飛行能力,從200多公里的高空開始,到了傍晚時分才會返回。

安第斯禿鷲沒有什麼天敵,因此其繁殖能力和巨鷹一樣,都是兩年一到兩個蛋。幼鳥將與其雙親共同生活至兩年。他們不狩獵,只吃尸體,特別是吃牛羊肉。

從這些證據來看,安第斯禿鷲是阿根廷大雕的后代。但安第斯神雕至今未死。然而,由于人類的活動,安第斯禿鷹每年都在減少,盡管受到了法律的保護,但人類的行為卻對其生存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結論

阿根廷大雕的滅絕可以說是一種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若是不能順應時代發展,演化出適宜生育的生物,最終都會被淘汰。

但安第斯禿鷲的數目估計在4000只左右,因為人們對獵物的大量獵殺和頻繁的活動,使得其種群有所下降。

為了保護安第斯禿鷹的數量,地方政府已經制定了嚴格的法律和條例。美國有關部門也將大批安第斯禿鷲放生到阿根廷、秘魯等國家。

雖然這些做法使安第斯禿鷲數量有所增加,但是要保護它們并使它們從瀕危物種名單中脫離出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自然選擇淘汰掉的物種是由于它們自身未完成進化而造成的。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瀕危物種,都是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殺,以及人類的頻繁活動。

每一種物種滅絕,我們的后代都只能在教科書上看到它們曾經的輝煌。在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的情況下,人類能從自然中得到什麼呢?失去大自然的饋贈,人類還能依靠什麼來繼續發展


用戶評論

2023/3/30 4:24:34